德國的統一
 課程目錄
 編輯章節
 EDU-MD
 Google 教室
 加至書籤

日耳曼邁向統一

背景—日耳曼民族

現今的德國人口,主要是由日耳曼人(Germanic Peoples)所組成。這些日耳曼人的祖先,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居住在歐洲的西北部,然而卻一直到近代才有了一個統一的國家。

早在西元前 2000 年,日耳曼民族就已居住在歐洲的西北部。這個民族由許多的部落所組成,部落間時常會有戰爭,缺乏一個統一的凝聚力。不過,多變的外交關係卻使的部落間的文化傳播迅速,使得日耳曼地區的各個部落間有著相似的文化與語言背景。

後來,在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時期時,部分的日耳曼人受到羅馬的統治。而隨著羅馬帝國在西元 4 至 5 世紀慢慢地衰敗,日耳曼的各個部落開始向歐洲的各地遷徙,建立許多的小國,日耳曼人仍然缺乏一個統一的凝聚力。

背景—神聖羅馬帝國

隨著歐洲邁向了中世紀,整個歐洲小國林立,國與國之間衝突不斷。西元 962 年,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鄂圖一世接受教宗的加冕,建立了 神聖羅馬帝國(The Holy Roman Empire)。

然而,這個帝國內部並不統一,反而是在帝國之下布滿了小國,皇帝形同虛設。後世有人嘲笑神聖羅馬帝國「既不神聖,又不羅馬,更非帝國」。就這樣,日耳曼地區的國與國間仍然戰爭不斷,缺乏一個統一的勢力。

拿破崙解散神聖羅馬帝國

法國大革命後,社會充滿紛亂:革命前大家內心期盼的美好共和社會,在革命後卻演變成了恐怖統治。在這樣秩序崩壞的環境下 **拿破崙**以自己的軍事實力爬上權力的階梯,並且在 1804 年稱帝。

拿破崙領著法國的軍隊四處征戰,擴展帝國的疆域。入侵神聖羅馬帝國時,拿破崙將神聖羅馬帝國解散,並且將帝國之下的數百個小國劃作三十多個邦,組成萊茵邦聯(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)。

日耳曼邦聯與關稅同盟

在拿破崙的勢力漸漸消逝,並在最終以法國戰敗收場後,歐洲各列強在西元 1814 年維也納召開會議,希望對過去數十年裡歐洲大陸上的革命、戰爭等種種亂象畫上一個休止符。這場會議稱為維也納會議(Congress of Vienna)。

維也納會議的目標之一是防止革命的勢力在歐洲傳播,藉此維持君王的權力。在幾經討論後,維也納會議於西元 1815 年決議將萊茵邦聯改組為日耳曼邦聯(German Confederation),或稱**德意志邦聯。**邦聯中的國家彼此間互相協助,並且盡軍事上的互助義務。

邦聯成員之一的普魯士王國(Kingdom of Prussia)是邦聯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。為了壓制革命聲浪的傳播,並且滿足日漸興起的中產階級人民對於金錢與權力的渴望,普魯士不停地進行改革,藉此促進工業與經濟的發展。
西元 1834 年,普魯士成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,與邦聯中的其他國家達成協議,促進邦聯內的貨物貿易。這樣的同盟促使了日耳曼邦聯內的各國更加團結,「日耳曼民族」的意識逐漸地擴張。

1848 年革命

西元 1848 年,歐洲爆發了一系列的革命:中產階級、自由主義者、民族革命家,率領著群眾發起革命。這一系列的革命,稱為 一八四八革命 ,或稱民族之春,從法國巴黎開始,一路延燒到歐洲各地。

然而,革命大規模地延燒,並不代表社會中的多數人都支持革命。支持這場革命的大多是中產階級,他們相信資本主義,並且握有社會中的經濟權力。在革命時,社會中的農夫、工廠工人等,因為長期受到中產階級的經濟壓迫,革命並不對他們有利,因此沒有跟著響應革命。

就這樣,在普魯士國內的多數人民對革命毫無興趣,以及軍隊快速鎮壓革命的狀況下,這場革命並沒有造成太大規模、持續數年的武力抗爭。但是,儘管革命的勢力並沒有翻轉性地推翻當時的政治,革命的「民族主義」等思維卻已經竄流在社會間,就連普魯士的國王也能同意這點。

鐵血宰相與現實政治

西元 1857 年,原本的普魯士國王身體出了狀況,治理國家的大權轉至國王的弟弟威廉身上。西元 1861 年,普魯士國王去世,威廉便成了新一任的國王,後世稱之威廉一世。上任後,他隨即任命了當時的普魯士外交官俾斯麥成為普魯士的首相。

俾斯麥上任後,專注於現實政治(Realpolitik)—與國家現況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政治—而不是崇高而難以達成的理想政治。俾斯麥一心想讓普魯士成為邦聯中的第一強國,並且有著一種想要統一日耳曼諸國的想法。他於一次在國會的預算會議中的演講提到對於現實政治的想法:

普魯士在德意志的地位,不取決於它的自由主義,而是取決於它的力量……普魯士必須集中力量,而且維持力量以待適當時機,這時機來臨了好幾次,也離開好幾次了。自從維也納條約以來,我們的邊界劃分得太差了,不利於健全政治。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——這正是 1848 和 1849 年的重大過失——,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!

演講中最後一句話的「鐵和血」,給了俾斯麥鐵血宰相的稱號。這也顯現出了俾斯麥期盼國家富強的決心:鐵象徵著普魯士的鋼鐵等工業,血象徵著普魯士的軍事實力。在這樣的決心下,俾斯麥帶領著普魯士邁向工業強國的位置,逐漸往一統德意志的那步前進。

戰爭與統一

隨著國力日漸增強,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日耳曼民族的決心慢慢地確定了。他先是對丹麥發動了戰爭,史稱丹麥戰爭普丹戰爭,並在戰爭中贏得了勝利。在戰後的協約中,俾斯麥精巧地劃歸了部分戰勝的領土給奧地利,為日後普魯士與奧地利的戰爭埋下了伏筆。

俾斯麥的下一步,是將東南方的奧地利逐出日耳曼邦聯。俾斯麥利用之前普丹戰爭後奧地利所獲得的領土作為導火線,引誘奧地利對普魯士宣戰,開始了我們今天所知的普奧戰爭(Austro-Prussian War)。雙方各自與邦聯中的其他國家結盟,互相對抗。

在為期約七週的戰爭後,普魯士決定與奧地利議和,以此達到對自己的最大利益。雙方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之下,簽訂了布拉格條約,並且依此解散日耳曼邦聯

最後一個俾斯麥要解決的,就是位於西南方的法國了。俾斯麥巧妙地利用西班牙王位的繼承問題,引誘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戰,這場戰爭史稱普法戰爭(Franco-Prussian War)。因為這場戰爭,俾斯麥團結了日耳曼人的精神,使人們一致地對外,對內則激起了愛國與民族的氛圍。

普法戰爭的結果,由普魯士大勝法國。西元 1870 年 9 月 2 日,拿破崙三世領帶軍向普魯士投降,兩天後,拿破崙的帝治政權即被推翻,法國建立共和。也因為這場勝利,日耳曼人們的民族意識以及凝聚力又更加強烈了,這幫助了俾斯麥統一日耳曼地區的諸國。

西元 1871 年 1 月 18 日,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國(The German Empire),並登基成為帝國的第一任皇帝。俾斯麥則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首相,在國內持續推動各種改革與工業化政策,帶領德國成為日後國際舞台上的佼佼者。

 均一平台
 台達磨課師
 酷課雲
 可汗學院
無相關資源
 收起側邊目錄
 
前往目錄頁面